日期:2022/04/05 19:00作者:佚名人氣:
2021年CPA最新合格人數曝光,接近34.50000!
1
注冊會計師資格人士的曝光
2021年新增持卡人2.80,000
最新CPA合格號曝光!近日,中注協公布了2021年中注協考試綜合階段的通過人數。我們都知道,通過綜合階段就可以拿到普通證書,45個工作日后就可以申請證書了。
根據數據顯示,今年參加綜合考試的考生共有28532人取得了合格的成績,結合此前官方披露的2020年數據,我們計算出合格的CPA科目人數、持證人數為大約34.30,000,經過30年的考試,只有300,000人拿到了證書,真的很嚴格。
如何計算它?中注協在官方文件中披露:截至2020年9月30日,中注協個人會員總數達到28.5805萬!
這也符合注冊會計師五年規劃中關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,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個人會員總數達到28萬余人的描述。
但別忘了,2020年CPA考試將在10月舉行,結果要到12月21日才會公布。這批通過一般科目的考生要等45個工作日才能加入俱樂部,也就是這批符合條件的2020年候選人在28萬多人中都不算!
2020年CPA綜合階段考生39287人。按照 75% 的通過率,合格的考生人數約為 2.90,000。
也就是說,截至2021年,注冊會計師資格人數為:28.5805萬+2.90000+2.8532萬=34.337萬!
結合每年的申請人總數,近年來認證的通過率一直在2%左右。如何成為百萬人中堅持并最終成功的那2%,需要我們認真準備,不放過每一個細微的知識點。當然,您必須盡早開始,以便您有足夠的時間準備。
2
CPA 合格省份數
廣東綜合階段通過3709人
看完總體合格人數,我們再來看看各個省市。
目前,廣東、山東、浙江、重慶、內能等地已經公布了今年的CPA考試。
其中,廣東綜合階段合格人數最多,達到3709人!
這也是因為廣東省每年的申請人數非常多,居全國首位。因此,在通過率相近的情況下,通過人數也超過了大部分省市。
參考中國針灸學會公布的2018年各省市及格率排名,廣東省及格率排名處于中上水平。
通過率最高的是:上海、浙江、北京、福建和天津。
從今年考試浙江公布的數據來看,無論是專業階段還是綜合階段,確實都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%到3%。
每年CPA考試都是統一評分的,不會出現各省難度不同的情況。相比之下,通過率較高的城市,也離不開當地考生的自律和敬業精神。
比如上海,作為經濟中心,有很多公司和人才。每個人都在努力,因為他們害怕自己跟不上周圍人的步伐,因為他們害怕被這個快速發展的城市甩在后面。
因為渴望進步,所以拼命向前!而社會也在不斷回饋這群勤奮的人,工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,工作選擇豐富等等。
3
如何準備CPA考試?
一、CPA考試注意事項
1 申請條件
大專及以上學歷,或具有會計或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。
說明:大專及以上可以報考,或者中級會計師也可以報考?。?2年畢業生可作為應屆畢業生申請)
2 報名時間
注意4月和6月兩個時間點
2022年繼續采用“報名+繳費”的方式,分別確認時間點,4月(不到一個月)登錄網報系統報名。這一步只是預注冊,無需付費。6月(15日-30日),再次登錄網上報系統確認付款。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注冊
3 考試科目
CPA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??忌柰ㄟ^專業階段的6門科目考試才能參加綜合考試。
專業階段六科目:會計、審計、財務成本管理(財務管理)、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(戰略)、經濟法、稅法;
綜合階段科目:職業能力綜合測試(試卷一、試卷二);
4 考試方式
機考(簡稱-based test),考生需要使用電腦(臺式機或筆記本電腦)進行答題。
5 回答時間
會計考試180分鐘,審計與財務管理考試150分鐘注冊會計師,經濟法、稅法、戰略考試120分鐘;論文 一、 論文測試是 210 分鐘。
6 考試時間
專業階段考試將于2022年8月26-28日舉行(包括:會計、財務成本管理、經濟法、稅法,部分考區實行兩門考試)
綜合考試將于2022年8月27日舉行。
7 打印準考證的事項
您必須在考試前打印準考證,否則您將無法參加考試。進入“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網上報名系統”下載打印準考證。準考證打印開始時間為考試前15天左右,打印截止時間一般為考試前3天。
8 查詢結果
結果將在測試后2-3個月公布。專業階段各科目滿分100分,60分視為及格。如果您對自己的成績有任何疑問,可以申請成績審查。
9 分數有效期
專業階段單科成績在5年內有效,所以需要5年才能完成6科,否則第一年的科目將不得不重考;需要在一年內通過綜合階段。
二、CPA 考試準備策略
1 每個科目的難度和持續時間
專業階段六門學科的難度排序為:會計>財務管理>審計>稅法>經濟法>戰略。
從通過率看難度,歷年通過率排行榜>>>中注協公布各學科通過率!
各科屬性:會計,部分理解,是各科的基礎,與財務管理、審計、稅法相關性高;理財,理解+計算;審計,部分了解;稅法,記憶+計算;經濟規律,部分記憶;策略,部分記憶。
學習時間:會計需要300-350小時,財務需要230-300小時,審計200小時,稅法150小時,經濟法120小時,戰略60小時。方法非常重要。
你可以自己計算時間。全日制備考每天可以有6小時左右的有效時間,零星的在職備考時間只有3-4小時左右的有效學習時間。時間值得堅持。
全日制備考建議:高年級考生優勢很大,參加CPA考試的收獲也很明顯。如果你能在學校參加考試,你就不用等畢業了。你不提倡主動辭職準備考試。壓力大影響備考心態;如果你決定辭職準備考試,希望你能明白CPA的難處,用思想去學習,克服內心的弱點。時間是你的優勢,但不是決定性的。
職場備考建議:一定要利用好零碎的時間,不提倡晚睡早起。您實際上可以合理地使用大量時間。早上起床半小時,可以用來早起看書;早上的公交車時間或地鐵時間;午休時間;在非沖刺階段,您仍然可以睡個好覺。
2 準備材料的選擇
備考材料包括官方教材、機構教學輔助書、視頻課、錯題書等。APA的正式教材將在3月份發布,但是教材很厚,不適合備考。最好把它們當作字典來讀。通常,它會與機構的視頻課程和相關的學習材料配對。對于會計基礎薄弱、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,不建議自學。
3 主題搭配
在CPA考試的專業階段,你需要在5年內通過6門科目。前線過長,難以堅持,過短過快,則容易一刀切。建議一年3科以上,如果有時間可以沖刺6科,這樣2-3年就可以通過所有考試。
提示:
1、會計優先,雖然難,但是是六科的基礎,為下一科做鋪墊;
2、會計、財務、審計是注冊會計師的三座山,一年內盡量不要報全;
3、考慮傳遞其他會計憑證。
1),難點搭配:會計+稅法+經濟法
會計比較難,再結合稅法和經濟法,可以降低整體難度。會計學過一次,會有很多問題,然后在學稅法和經濟法的時候,可以繼續復習,可以加快速度!而且這個搭配可以幫你通過5個稅務會計師!
2),順便說一下,中級搭配:會計+財務管理+經濟法
這種組合的好處是可以順便走中級,基本涵蓋了中級的所有內容,然后在中級考點,看一些中級知識點的差異,以及做幾套中級真題就可以去考場了!
3),四科:會計和財務管理盡量放在兩年
會計是非常困難的。如果你只考四門,那么兩年內把財務管理和會計放在一起就好了。這樣就避免了一年同時考兩門科目的問題,平衡了難度!
4)注冊會計師,六科準備:需要更多的時間,至少不要經常加班!如果你加班太多,你將無法通過六科!
有很多零星的方法,你也可以探索一下適合自己的。今天只講5個互補有效的方法,也稱為Binge的五種方法
三、學習方法
1、三次:沒有什么是做不到三次的。如果有,那就三遍!
其實我們不只是讀三遍,也許更難的章節是三十遍,但是你會發現你讀的越來越快!
“一本書讀一百遍,就知道它的意思?!?我覺得我要么是研究型的人,要么是實干型的人,但是當我面對新的章節時,我經常會讀很多遍,然后慢慢地理解它。它的意義!
為什么是三倍法?因為下課后第一次看書的時候,肯定只能理解60%左右,剩下的40%是糊涂的。然后你繼續讀第二遍,也許你能明白。是80%,看第三遍就能看懂90%!
有人說時間不夠?? 第一次看一個小時,第二次看懂的就快速的過一遍(但必須看一眼),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不熟悉的地方,這樣時間就按比例減少了!
再說了,講義可能要讀幾十遍,怎么可能沒有時間看三遍呢?前三遍只能消化,后面的講義會越來越快!
2、這種改錯方法:改錯不是練字,而是改正自己思想上的誤區!
在沒有具體參考的情況下更正這條法律!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:
(1)用筆,不是電子版!因為第一印象錯誤是我們最深的認識,如果要改正,就需要“刻意練習”改正!用筆記錄下來,然后改正它,寫下你為什么錯!為什么你是對的!
(2)糾錯書不僅是記錄錯題,也是記錄你認為重要且容易忘記的知識點!
(3)更正不需要你復制太多的話題!一句話的話題,一定要抄下來!對于長的話題,看能不能簡單描述一下你理解的內容,或者剪下來粘貼!
(4)每周要設置固定時間改正錯誤,徹底解決的題目要刪掉!學習更新改正錯誤!
是的,你前期糾正錯誤需要很多時間,但是“慢就是快”,前期的積累會轉化為后期的效率!
3、真體法:真體是大寶庫!
真正的考驗是眾多專家辛勤工作的集合。對于每個問題,設置適當的數字和許多測試點。這是任何模擬題都無法比擬的!但不幸的是,許多人錯誤地打開了真正的問題。還記得當年我也買了所謂的模擬題,只做了一道題就扔掉了,因為太難受了,還特意去每道題設置不必要的考點,有點像為提問而提問。
那么打開一個真正的問題的正確方法是什么?
應該有點臉!每一個真正的問題都是知識點的寶庫!做每一個真題,不只是對錯,我們要掌握與這個真題相關的所有知識點!所以這需要我們繼續回到講義!繼續閱讀講義!繼續畫講義!這樣一個真正的問題是完美的!
4、框架:結構化思維讓思維更清晰
教材是一個由薄到厚,再由厚到薄的過程!
學習無非就是“輸入-排序-輸出”的過程!在眾多的知識點中,要形成一定的框架,讓整本書很有條理,輸出也會更快!
這就像一個女孩的衣櫥。如果都是亂七八糟的,一件衣服很難找到,但如果能根據不同季節的衣服或其他方式整理好收納,那就再找一件衣服。一件衣服會很快走!
事實上,大腦也是如此。如果我們把知識亂七八糟地扔進去,你顯然很難輸出!整理出來后輸出才好!
好在因為喜歡結構化思維,所以上課也會跟著結構化思維,但這也需要你不斷的整理自己的知識點!
5、回憶法:課后復習不要讓你的思緒走開,而是回憶一下今天學到的東西
事實上,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這種回憶方法。例如,如果有什么東西突然丟失了,我們會在大腦中“篩選”出那天我們做了什么,這樣我們就可以找回出錯的地方!
回憶不是背誦,而是整理思路,這無疑會暴露我們今天所學的漏洞,讓我們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復習!
如何記???你今天學到了什么?有多少章?每章有什么內容?每個內容有多少測試點?測試會是什么?你做了多少題?
然后每天睡前,回憶一下今天所學的一切。久而久之,你會發現,你自然會發現,學習不是背書,記憶也不是學習的障礙!